突然! 杭州2000万+次新房, 好像谁都不想做“第一接”
三分钟大定20万辆!
这是前不久,小米第二款新车YU7发布后的瞬时爆单数据,让一众看客和友商怀疑人生。
这批可能连试驾都没试驾就下单的人,在网络中被戏称为“小白鼠”(非贬义):指对新事物充满好奇,愿意冒险去尝试。
他们往往是新技术、新产品的首批使用者,会积极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,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,都为后续用户(或产品改进)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。
但一辆车毕竟就几十万,而且价格统一,换成挂价2000多万的新交付豪宅,愿意当“小白鼠”的买家就锐减了。
“明明交付很成功,想要的客户也很多,但产权证都出了一两个月,就是没有一套成交!。”
许多中介都在抱怨,新交付豪宅的最大户型很难破冰。
像钱二天澜海岸的461㎡和367㎡、天澜美境的249㎡,申花揽云锦绣里的268㎡等,报价基本2000万起步,最高近5000万。
但查询各平台,几乎找不到可验证的公开网签。
就算传出一些成交,似乎也掀不起什么大浪,一段时间后还见不了网签或没有类似成交跟进,慢慢就被视为“没成交过”。
中介朋友说,现在很多盘就是“熬鹰”状态:一边房东心气高不松口,一边买家观望等等看,就看谁先摒不住。
02
2000万+次新难破冰,肯定不是因为房子不够好,而是买得起的客户基数少。
相关数据显示,2024年杭州总价2000万以上二手房共成交329套,3000万以上只有可怜的123套。
小某书上人均年入百万,短剧里亿万富豪都是舔狗。
但现实里,即便在“全球十大富豪城市”之一的杭州,能掏出一千万现金的还是极少数。即便挥金如土的顶豪,他们现在大多已经住得很好很大,没有马上下单的紧迫感。
限价放开后,一批市中心地王井喷而出,按这些二手房的报价,几乎可以到新房市场“乱杀”了。
愿意放弃不限价地王这些“新鲜肉体”,到限价次新里淘捡,这样的客户本来就是“有缘人”。
所以,理论上这类2000万+的次新要成交,本来就需要耐心。
即便在最成熟市中心的武林壹号、阳光海岸,一年能成交的套数也很少,何况新交付的2000万+房源,往往位于新城区或普通改善板块。
有些虽然远景可期待,当下生活氛围还不成熟,真想接盘的往往还是抱着“价值投资”的心态。
既然是对未来的一种押注,当然不能只讲情绪价值,更要反复理性计算。
03
另外一个原因是,前些年超大户型交付极少,新房又几乎摇不到,你不接也没别的选择。
但现在不说新房,同期交付的二手超大户型就遍地都是,简直挑花了眼。
有些高品质楼盘,放在两三年前真的秒破冰,但如今因为隔壁有同期交付的“六边形战士”,自身的一些短板如公租、高架等就被无限放大,导致极难成交。
毕竟2000多万的巨款,富人不敢赌,更愿意放到稳妥的地方。
选择一多,顶豪接盘侠也个个变“渣男”,这里撩一下,那里约一下,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。甚至有客户跟中介说,约上几个房东来现场竞价,谁出价低买谁。
这也不能怪接盘侠三心二意。
这两年有个风气很不好,一些网红豪宅交付时,一批中介为收房源拼命捧杀,一批投资客为出货各种截图成交。
“第一套”把价格锚点锚高,后面往往真有上头的客户跟进,毕竟二手房究竟值多少,本就是个玄学。
但只要不是极度疯狂的行情,一旦庄家出货走人,原有价格就很难再维持住。
典型如去年交付的江北某大户型红盘。今年4月对比去年12月,小区最大户型的成交总价,光账面已跌去800万,且整个小区数月没有成交。
血泪教训摆在眼前,2000万+客户大多都是精明人,下单自然变谨慎了。
反正房子我是喜欢的,有些价格也到我最初的预期了,但我就是不想做第一个成交的。因为没参照物,实在不知道我是买贵了还是捡漏了。
慢点下单,既不会马上睡桥洞,也不用担心明天房子就被抢完没房可选,对不对?
04
回看今年的”次新房之神“馥香园,最大的280㎡能早早破冰,不得不说是“天时地利人和”,是很难复制的幸运。
首先是交付恰遇政策反转,小阳春爆发。
其次是经历去年底的冰冷行情,房东的心态大多很平,没有挂离谱的高价,都想尽快跑掉。
三是遇到了“有缘人”,据说280㎡“第一接”是个炒币赚了几千万美元的年轻人,钱来得太快,对价格也没那么计较,看着喜欢很快就下单了。
第一套破冰,后面就像开了水龙头,一套接一套疯狂成交了。
馥香园之后的交付,大行情已经比开春时下来不少,但房东的心气却刚被小阳春给顶上来,一上来挂价都很凶。要再复制馥香园神话,就变得渺茫了。
现在的难点是,以前只要第一套破冰,第二套第五套成交马上就接踵而至。
但如今一些千万以上的次新房,即便破冰了一两套,很快又复归沉寂,跟进者寥寥。不知是被更新交付的豪宅吸引,还是客户储备太少,几套就耗光了。
无论如何,这些2000万+次新先要“破冰”,才谈得上后面的价格平稳。
如果接盘侠都不愿意做“第一接”,不知是否有房东愿意站出来,勇敢做“第一卖”。
上一篇:同比增长2.3%,《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》发布
下一篇:没有了